公司主要生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、一体化净水设备、溶气式气浮机、厌氧反应器、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、二氧化氯发生器、次氯酸钠消毒器、固液分离机、高效斜管沉淀池、过滤器、加药装置等一系列水处理设备。
次氯酸钠(NaClO)消毒器的工作原理解析
次氯酸钠(NaClO)消毒器的工作原理解析

次氯酸钠(NaClO)消毒器的工作原理解析

次氯酸钠(NaClO)消毒器的工作原理解析

次氯酸钠(NaClO)消毒器是一种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生成次氯酸钠溶液,并利用其强氧化性进行消毒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水处理、医疗、食品加工等领域。以下是其工作原理和关键步骤的详细说明:


1. 次氯酸钠的生成

次氯酸钠消毒器通常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制备消毒液:

  • 电解法(现场制备)
    • 设备电解食盐水(NaCl + H₂O),在电极反应中生成次氯酸钠溶液:
      阳极反应:2Cl⁻ → Cl₂ + 2e⁻
      阴极反应:2H₂O + 2e⁻ → H₂↑ + 2OH⁻
      后续反应:Cl₂ + 2OH⁻ → ClO⁻ + Cl⁻ + H₂O(生成次氯酸钠)。
    • 电解过程无需储存化学药剂,安全性高,适合连续投加。
  • 化学法(直接投加)
    • 直接使用市售次氯酸钠溶液(如84消毒液),通过稀释后投加到待处理水体中。

2. 消毒机制

次氯酸钠溶于水后分解为次氯酸(HClO),其消毒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:

  • 氧化破坏微生物结构:HClO可穿透细菌/病毒细胞膜,氧化破坏其蛋白质、酶和DNA。
  • 高效杀菌谱:对细菌(如大肠杆菌)、病毒(如流感病毒)、藻类甚至部分寄生虫(如隐孢子虫)均有效。
  • 反应产物:最终分解为无害的氯化钠(NaCl)和水,残留毒性低。

3. 消毒器的关键组件

  • 电解槽(电解法):含钛镀钌等惰性电极,耐腐蚀。
  • 计量泵:精确控制次氯酸钠投加量,通常根据流量或余氯传感器反馈调节。
  • 混合装置:确保消毒剂与待处理水充分接触(如静态混合器、接触池)。
  • 控制系统:自动化调节电解参数或投加浓度,维持余氯在0.2~1 mg/L(饮用水标准)。

4. 应用场景与优势

  • 水处理:自来水厂、游泳池、循环冷却水系统。
  • 医疗/食品:器械表面消毒、废水处理。
  • 优势
    • 相比氯气更安全,无泄漏风险;
    • 比臭氧消毒成本低,操作简便;
    • 持续消毒能力(残留效应)。

5. 注意事项

  • 腐蚀性:需使用PE/PVC等耐腐蚀材料存储和输送。
  • 稳定性:次氯酸钠易分解(光照/高温下),现场制备需即产即用。
  • 副产物:可能生成三卤甲烷(THMs)等消毒副产物,需控制投加量。

通过上述流程,次氯酸钠消毒器能够高效、安全地实现持续消毒,是现代水处理中常用的技术之一。